2009年2月23日

好久不見的感動‧寶島一村

自海上鋼琴師以後,已經很久沒有一齣戲,可以觸到我內心的最深處,令我感動落淚,久久不能自己。##ReadMore##

打從生活越來越忙碌、思想越來越混沌後,不知道多久,已經沒有接受藝術的洗禮;以前最愛音樂會、喜歡上圖書館、常常寫一些詩不像詩的那個偽文藝青年,不知道去哪,已經很久很久沒在我身上看見了。

這次進戲院觀賞寶島一村,純粹是個意外、是個巧合,在進戲院之前,我沒有做任何一點事前功課,故事的時空背景、其他人的評價、甚至是演員有哪些,我完全不知道。我只知道,一張票要兩千元,很貴,而且還是加映場,而且還爆滿了。

不過,這樣也好,這樣才能帶來最多的期待、和最深的感動。

因為,這真的是個「不說,就會消逝的歷史」。

看著節目單,演員的陣容完全超乎我的預期,有從前我就非常崇拜的馮翊綱及宋少卿,這兩位是我對相聲欣賞的啟蒙,在舞台上的表現,也經常是我借鏡的對象;也是崇拜已久的影帝屈中恆、在舞臺上非常活耀的郎祖筠,還有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-胡婷婷─是的,就是台中市長胡志強的千金,舞台的簾幕還沒掀起,這小小的演員表,就已經帶給我很大的衝擊。

民國三十八年,國民政府遷移來台,革命軍人們各個雄心壯志,相信老蔣一定帶著他們反攻大陸,在彼岸的家眷們,也相信自己的先生、爸爸、兒子一定很快回來,只是先暫時到台灣那歇會罷了;雖然台下的觀眾們都知道-他們的希望早已破滅,但卻也隨著台上的演員,一同回到那充滿著希望的時光。故事便是在這種情景下開始的。

時間慢慢過去,第二代也在這寶島上瓜瓜落地,在眷村特殊的氛圍中成長,漸漸來到了青澀的年紀,直覺的令我聯想到-這就是媽媽的真實寫照。那時的人互相照顧、計較的少,也不太有所謂的心機,即便是犯了什麼錯,也總能在相互包容下,大事化小,小事化無;即便是兒子不是自個的,也能在革命情感下,發揮無私的父愛。雖然物資不豐裕,倒也過得挺愉快,就因為大家都很單純。直到老蔣逝世了,我似乎聽到外公操著廣東話大罵「他媽的」!但也只能無奈的接受-這、就是我們的家了。

除了深刻且細膩的描繪出眷村生活外,對於村外的世界,更是令人充滿了無限遐想-「那才是真正的世界,這裡的一切都是假的!」,第二代大聲喊出心中的話,這是劇情帶給我的第一個震撼,也是眷村人口不斷外流的原因;靠著在台中坐美國大兵的腿,就能夠為家裡的矮房起個二樓、又或者是第一代與第二代,都有著到想像中的美國去闖蕩的夢,還有那帶點恐懼、帶點期望的台北,許多人總希望能走出眷村,去看看外頭的世界,去追隨新的夢想。不知道,當時的媽媽,是否也是在這種情況下,隻身到了外地去唸書呢?

很快的,第二代也長大成人了,各個事業有成,但,離鄉背井的結果,卻是讓老人家們的心,漸漸的封閉起來,第二代趕不上見父母親的最後一面,也實在令人不勝唏噓。而我,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這一幕的震撼-我的外婆,您的孤獨,我在這一刻真的感受到了,我不只是單單眼框泛紅而已,內心更是激動。想想,在山上的村子裡,還有多少這樣孤獨的老人家?但令人欣慰的是,相互照顧的精神仍然沒有淡去,雖然大家都年紀大了,卻還是相互扶持,毫無怨言...

接著,開放大陸探親,我也終於能理解,為什麼當初外公不想回去-除了不願面對現實的親戚外,應該還是近鄉情怯吧!劇中的三個家庭,各自發現了以前所不知道的秘密,究竟回鄉好?或是不回鄉好?一切,只能怪罪戰爭的無情,才會導致這麼多「秘密」的發生。

最後,眷村要拆了,在聯歡晚會的背後,一封信,道盡了第一代從希望到遺憾的心情、卻也訴說著對於第二代的牽掛以及期許;而趙媽拿下了牆上的「寶島一村99號」門牌時,眾人疑惑,只見趙媽喃喃道出-「有這門牌,你爸爸才不會找不到家啊!」,頓時間,我完全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,止不住的淚水不斷落下。因為我知道,消失的,不只是一間矮房、也不只是一塊門牌,這代表著走入歷史的眷村文化,將不再回頭。

最後,謝幕前,雖然我很激動,但我還是仔細的聽完偉忠哥的一字一句,尤其是那句-「這是一個不說很可能會隨即消逝的歷史」。

雖然那個壽亭新村還在,雖然那棟矮房子還在,但...那段歷史呢?

我想,藉由這千百個文字,或多或少的,讓這段歷史延續下去...